“我娃来新加坡2年多,上过私立、国际和公立3种学校!最终要怎么选?”
有位妈妈分享了她的女儿从私立学校到国际学校,又转到公立学校的学习经历和心路历程。
来新加坡之前,她家孩子在成都的一家比较有名的私立小学上学,当时孩子10岁,就读四年级上半学期。因为全家户口不在成都,不想赌摇号,很担心摇不到号孩子可能进入一个不好的中学。加之个人感觉当时国内整个教育环境有点压抑,让人不自觉地跟着疯卷,家长群里各种比拼,培训机构制造焦虑气氛(当时双减政策还没有出台),所以就想着带孩子出国留学。
妈妈认为新加坡的竞争不像国内那么激烈,社会秩序井然,政局稳定,中西方教育相结合,既有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又有务实鼓励创新和个性发展的西方先进理念。跟孩子爸爸本来也是长期两地分居,想着新加坡离中国近,他的工作地点也相对灵活,可以经常往返探亲。
新加坡的语言环境对华人友好。英文程度一般,在新加坡不会因为语言而难以应付。在综合对比了几个国家之后,又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最终决定让孩子来新加坡读书。他们从萌生想法到联系中介开始办理,只有一周左右的考虑时间。因为留学并不是从小规划的,所以一直没有让孩子花大量时间学英语,基本就是靠国内私立学校的老师带着学牛津树,主要是背诵和表演,并不涉及语法。
在2020年6月到11月期间,在国内给女儿找了一对一的老师,密集学习了新加坡的英语教材,幸好孩子语言天赋不错,也很喜欢英文,从小爱看迪士尼系列电影,听英文歌曲。所以来坡入学后一周的时间,就可以正常听课和老师交流了。
2020年12月,她带着孩子坐上了飞往新加坡的航班,开启了留学生涯。来坡之后,其实一切都很顺利,不管是留学中介还是租房中介都非常给力。她跟孩子的适应能力都算比较强的,对新加坡气候比较适应,只是脱发情况有点严重,加上吃不惯本地的小吃,所以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做饭,或者出去找中餐馆和西餐馆去吃。
要说最困难的应该还是因为疫情管控,打破了轻松往来中新的计划。需要快速学习一切在坡的独立生存技能,办陪读证、牵网线、找本地网购平台、线下平价超市、海运群等等。
刚开始来新加坡的时候,是一心奔着政府体系的教育来的,所以给孩子先选择了学习内容跟公立体系一致的私立学校—圣法。打算让孩子一边上学一边备考AEIS,希望早日通过AEIS,进入公立学校学习。新加坡当时的疫情比国内要严重,来了没几天就开始在家上网课。周末就跑很远去上线下补习班。
在第一次AEIS考试失利后,我就想私立学校毕竟中国孩子太多,不利于孩子英语水平的提升,而且孩子年龄也偏大,万一再一次失利,不想孩子一直读私立学校,就想着不如转战到国际学校赛道里,边上边继续备考AEIS。能考上公立就上,考不上就一直读国际学校,学IB也可以。后来经过几个妈妈的多番考察对比,选择了GIIS这所国际学校。选择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校IB成绩优秀,且学费亲民,跟私立学校差不了多少,但设施一流,孩子一去就喜欢上了。
第二是印度孩子占比很大,他们的英文水平都比较高,大多是印度精英家庭的孩子,素养相对较高。也想让孩子多跟印度同学相处,学习他们能言善辩和处事能力强的优点。
2022年1月,孩子入读了环印国际学校5年级。孩子转学到GIIS后,她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孩子有自主学习的热情了。过去感觉就是老师留多少作业,做完就感觉万事大吉了。但国际学校的作业,不是简单的抄写背诵,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分析整理,再通过ppt,海报,思维导图等形式展现,有时候还要写上千字的议论文,发表自己的见解。
看着孩子大篇大篇的英文笔记,虽然老母亲看不太懂,但莫名有种满足感。当然家长也相信,其中会有不少的错别字和英语语法错误等,但老师貌似是以一种很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为了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在GIIS参加多民族和谐日的舞蹈演出。
饮食方面,孩子原本觉得中餐不伦不类,印度的食物吃不惯,但最后还是应验了真香定律。开始还自己从家带饭,后来就喜欢上印度的“大饼蘸酱”了。
孩子说印度同学还是比较单纯善良的,也不会欺负中国孩子,她们很喜欢搂搂抱抱,待人也比较真诚,反而是一些中国孩子,有的可能是家长丢在这边不怎么管,所以沉迷游戏交友之类的。春节前夕赠送来自四川的蜀绣给班主任老师。
5年级,从GIIS小学毕业。2022年9月参加改革后的第一次AEIS考试,出乎意料地通过了!家长表示不会让孩子去拼命刷题,小学的数学和英语语法知识是可以系统归类,逐一击破,加以适当的联系巩固。至于词汇和知识面,只能通过日常阅读、生活、影视等方式不断积累,当然配合每天一定量的单词卡打效果更好。
刚来新加坡时,也没有让孩子仅仅以考AEIS考试的目的来备考,而是选择了一家适合国际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全方位提升的补习班,这也为之后备考剑桥体系的CEQ(KET/PET)考试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