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助学金是否会影响录取率?
我梦想的学校学费年年上涨,我有足够的能力,但没有足够的资金。申请助学金对招生官来说是否无关紧要?
近年来,经济形势不景气。在每个留学家庭中,大约有两个人会问这个问题。美国的头部名校提供Need-Blind助学金政策,让许多家庭以为只要足够优秀,就能跨入名校的大门。真的是这样吗?恐怕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去年,17所美国TOP25名校被指控偏袒富裕申请者,串通抬高学费,削减助学金,甚至向超过17万名助学金获得者多收数亿美元的费用。就在8月份,芝加哥大学作为第一位回应者,为此支付了1,350万美元的天价和解金。
这17所名校的名单如下。你的梦想学校在里面吗?现实就是这样。这17所大学曾经是一个名为568校长集团的高校联合组织的成员。这个组织的成立是为了防止助学金之战。
举个例子:你被哈佛和耶鲁录取了,哈佛给了你1万美元的助学金,而耶鲁听说后为了抢人,给了你2万美元。这样下去就没有底线了。因此,这个组织制定了通用的公式来计算给申请者的经济援助。然而,这个组织的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嗯,让我假设一下,我是老大,大家都说好。助学金只有这么多,谁都不能多给。
然后,今年的学费大家一起上涨,步调保持一致,不要太激进。好吧,一个初衷好的组织逐渐变成了吸血鬼,并在去年年底的压力下,被迫解散。
在这场官司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院校并不遵守Need-Blind助学金政策。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范德堡大学的招生官承认,从Waitlist中捞学生时,优先考虑非助学金申请者,达特莱斯和圣母大学则会计算招生预算的达成情况。只有在达到预算的前提下,才能录取助学金学生。每年有数以百计的学生因为潜在的捐赠者身份而得到杜克大学的特殊关注。说白了就是富人优先,乔治城大学则表示,大法官、参议员的子女会得到特殊照顾。让人心寒吗?无奈吗?对本国学生如此,何况国际学生?美国本科申请如此激烈,背后既有大家的优秀,也有资本的潜规则。
关注曾老师,留学不吃亏。